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教育部的第四场新春新闻发布会。今天是3月1日,春季开学的标志性日子,从2月下旬开始,大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在这里我们也祝所有的学校开学顺利,祝所有的学生学业进步。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要向各位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各位记者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按照“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力求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大家知道,2020年疫情暴发之后,为保障“停课不停学”,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运而生,到目前已经整整两年的时间了。
当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尤其是适应实施“双减”的新要求,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曾经的“云平台”改名了,改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改名意味着升级,意味着从功能到资源都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今天我们就来为各位介绍平台建设和应用的有关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中央电化教育馆杨非副馆长;河南省教育厅毛杰副厅长;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黄莉书记。
在介绍智慧教育平台之前,我先有一条信息向各位进行发布。我们刚刚拿到了新鲜出炉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的统计结果,在这里我向各位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2021年教育系统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把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有效转化为教育发展导向、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根据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88.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7.78%;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成果显著,巩固率达到95.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1.4%;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在学总规模达到4430万人,毛入学率57.8%;高职扩招任务圆满完成,三年共完成高职扩招413.31万人;职业本科教育开局良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在校生12.93万人。详细的数据请大家看教育部的门户网站以及“中国教育发布”和“微言教育”。
下面,首先请吕玉刚司长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有关进展情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有关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谢谢续梅主任,非常感谢毛厅长、杨非副馆长还有黄莉书记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再次见到媒体朋友非常高兴,2月15号我们见过一次,过了两周,再次相聚在这里。今天主要是给大家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的有关情况。刚才续梅主任简要介绍了平台的背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更好服务提高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大力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在总结原来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运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并将原来的“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我把有关情况给大家做一个通报:
按照《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重要精神,教育部在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的情况下,紧急开发建设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当时这个平台主要提供了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资源两大类资源,为支撑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和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们服务了1.8亿学生居家学习。云平台至今累计浏览次数达到了64亿,去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日均浏览数量显著增加,受到师生、家长、社会广泛好评。
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构建网络化、个性化、数字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特别是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实施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提出了迫切要求,亟需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与应用,拓展平台功能、丰富平台资源,更好地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家校协同育人,也服务应急状态下的“停课不停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新需求,进一步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之成为助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和有力支撑。这是一个主要的背景。
一是坚持“四个原则”,也就是坚持需求牵引,统筹考虑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等方面的使用需求,注重以用为本,大力加强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坚持共建共享,注重系统谋划、整体设计、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切实提高资源建设共享效益和运行保障水平;坚持育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中心,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严格资源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资源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坚持集成创新,适应课程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加快教育资源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步伐,不断丰富完善更新资源,升级迭代服务功能。
二是重点实现“四化目标”,经过2至3年的努力,实现平台体系协同化,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体系;网络运维顺畅化,基本具备支撑平台稳定运行、性能可靠、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条件;精品资源体系化EMC易倍体育app,基本建成导向正确、科学专业、覆盖广泛的高质量基础教育资源体系;融合应用常态化,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平台资源教与学成为新常态。
三是重点完成“三项任务”,也就是系统完善平台整体架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重点承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分发共享机制,将平台资源按各省(区、市)需求分布式部署到省级平台,不具备条件的省份可以直接使用国家平台;开发汇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聚焦服务全面育人,开发汇聚包括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六个板块的优质资源;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应用,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升级后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专题教育和课后教育资源,并且新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4类资源,共有6个板块,进一步凸显了服务“双减”工作的需要。平台资源建设EMC易倍体育app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包括文旅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中国文联、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有关高校的大力支持。平台现有资源达到21334条,其中新上线条,比原来增加接近一倍,另外还外部链接了60个专业网站共享有关资源,资源总量得到了大幅增长。下一步,还将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丰富扩充资源。
我把几类资源的具体情况向大家做一个介绍:专题教育资源包括党史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宪法法治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共9类资源。
课程教学资源在原有的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教学资源基础上,新增加了北京版、苏教版、北京师大版、教科版、外研版等7个版本116册教材的课程教学资源,同时上线册电子版教材。下一步将全面上线各教材版本的教学资源。
课后服务资源包括科普教育、体育锻炼、文化艺术、经典阅读、研学实践、影视教育等6类资源。
教师研修资源包括思政师德、通识研修、学科研修、作业命题、幼教研修、特教研修等6类资源。
家庭教育资源包括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指导等3个方面的资源。
教改实践经验包括各地中小学党建德育、落实“双减”、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教学成果、教育信息化、综合改革等9类典型经验。
一是保障运维条件。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维纳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因需配备服务器和带宽资源,保障平台畅通运行。指导地方加大学校终端设备配备力度,适度增加学校和班级网络带宽,确保学校有效便捷使用平台的资源。强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网络安全管理,明确等级保护要求,落实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确保平台网络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
二是严把资源质量。区别不同类型资源,分别制定资源建设质量标准,健全资源质量的审核机制,坚决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切实把好政治关,坚持科学性,注重规范化;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场景,丰富资源呈现形式,助力提高资源的使用实效性。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建设工作,对于入选平台的优质资源,教育部将颁发相应的证书,对观看次数多、评价反映好、使用效益高的资源,对提供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把资源提供和使用情况作为教学成果评定、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三是强化平台应用。面向战线全面部署,指导各地各校将充分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加强使用培训指导,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有效使用纳入各级教师培训,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内容,强化依托平台资源开展应用培训;加强学生使用平台资源的指导,培养学生提高使用能力。
健全应用激励机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各类资源全部免费使用,将平台资源的常态化应用纳入教育教学管理基本要求和教育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及时评估应用成效;建立教师应用资源跟踪考评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改进教育教学,不断总结经验,重点推广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典型案例。加大宣传交流力度,促进家长、社会全面了解“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内容、功能作用和使用方法;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沟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平台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思路,持续加强建设,不断增强功能、扩充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应用方案已经以教育部办公厅文件正式印发,今天我们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同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经上线试运行,欢迎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教育部将根据试运行的情况和大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并于3月底正式上线运行。在试运行期间,原有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继续运行。
感谢吕玉刚司长,接下来请毛杰副厅长介绍河南省应用国家中小学平台资源的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大家知道,河南是全国基础教育人口第一大省,截止到去年年底,全省共有中小学、幼儿园4.77万所,在校生多达2130.71万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职工165.78万人,约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面对点多、面广、摊子大的现状,河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更为强烈、更为迫切。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加强平台建设的应用,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以信息化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2020年2月,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开通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广泛好评和普遍欢迎。“云平台”学科覆盖全、内容资源优、动态更新快、使用效果好,特别是在突发疫情、汛情、自然灾害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支撑了网上教学,稳定了家长、学生的情绪。据统计,河南省用户累计访问量近10亿人次。
第一,广泛宣传推介,全面增强师生对国家平台的认知广度。 “云平台”上线之后,河南省教育厅及时下发了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的门户网站要在显著位置推送“云平台”链接,同时通过我们的“两微一端”,就是微博微信,还有新闻客户端等新型互联网媒介,以及家校沟通、家庭教育的公益讲座等方式广泛开展了宣传推介,让广大师生、家长认识平台、熟悉平台、使用平台。2020年以来,河南通过召开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印发信息化年度工作要点、出台网上教学指导意见等形式,推动“云平台”落地实施。督促指导各地、各校统筹推进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和“云平台”应用,目前形成了国家牵引、省级推进、市县联动、师生运用的良好格局。
坚持应用为王,注重挖掘和利用“云平台”这一资源宝库,多措并举、多维使用、多方见效,激发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应用平台资源的积极性,也推动了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概括一下,体现在三个赋能:
一是赋能学生自主学习。“云平台”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特点,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了课堂教学资源,覆盖了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河南坚持把“云平台”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自然灾害应对期间网上教学的主要依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有效解决了学生居家期间的教学问题,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正常教学期间,我们把“云平台”的优质资源,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补充,引导学生利用平台的资源开展预习、复习,有效降低了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冲动,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二是赋能薄弱学校教学。河南省的省情特点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比较多,目前还有1.25万个教学点,最大限度发挥“云平台”资源的使用效益,对于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指导各地各校把国家优质资源融入到日常课程教学体系,特别针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充分利用“云平台”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推广“双师课堂”模式,运用国家资源开展联合教研,由中心校教师通过“专递课堂”对薄弱校学生开展指导巩固,提高线下教学质量。目前,基于“云平台”建立的“双师课堂”模式的学校已经达到1700多所。
三是赋能教师素养提升。河南把研学“云平台”优质课程作为教师研修、能力培训、日常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课程案例,以这些优质课程案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1年,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我省推荐的500节精品课入选了“部级精品课”139节,入选率达到了2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
坚持以“云平台”为龙头,完善我省的优质教育资源平台,推动省、市、县、校四级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积极建设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注重发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的作用,引导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通过信息化开展“线上结对EMC易倍体育app、网上帮扶”,开展联校网教、协同教研,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同时,我们健全了优质课程资源遴选更新机制,每年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将部分省版学科教材和富有本地特色的专题资源也纳入了遴选工作范围,积极向“云平台”输送特色优质教育资源,也努力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建设贡献河南力量。
感谢毛杰副厅长,最后请黄莉书记从学校的视角介绍学校、老师和学生应用国家中小学平台资源的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黄莉,我们学校是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的首批示范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建设了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资源和应用实现互联互通。海量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应用,极大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沃土,我们以技术变革为手段,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促进了教学方式变革。在“云平台”资源的强大支撑下,我们通过对在线教育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资源校本化、特色化,覆盖各学科。优质资源通达每间教室,师生充分利用“云平台”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课内外学习,每个教师、学生都有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所有学习过程、教学活动可以在网络学习空间上完成并形成过程性数据记录。通过全过程、伴随式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课前精准定教、科学定制;课中立体互动,及时反馈;课后定制作业、科学评估。助力减负增效、因材施教,打造“在线课堂”升级版。为了让课堂变革取得实效,我们设计了“一案三单”,即教师教案、学生预学单、探究单、达标检测单,支撑“学-问-思-辨-行”结构化教学模型落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实现了资源与技术融合应用。学校与企业、机构等科研力量结合,共同研发数字化终端“数字课桌”,并把自主开发的教师备课手册、学生学习手册、教师课件等校本资源,以及“云平台”上的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嵌入,让教学内容精准触达每个学生。让“云”资源变成可用的数字化的资源,去适配到每一个学生的“端”。教师通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探究思考、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和信息素养,探索个性化培养,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应用。
三是推动了优质资源普惠共享。我们在利用“云平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同时,也通过专递课堂、在线教研积极帮扶宁夏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比如,我们为海原李旺中心小学、盐池大水坑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输送优质资源,两地孩子同上一堂课,帮助他们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为提升区域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将自主研发的“给宁夏儿童的通识素养大课”,分享给EMC易倍体育app辖区内所有小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用。
四是保障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去年10月,我校所在的银川市因为疫情原因全部停止线下教EMC易倍体育app学,我们迅速组织教师居家开展线上教学。为保证教学质量,我校设计了“3+3+N”线上教学模式,以“云平台”资源、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宁教云APP为3个核心支撑,开展线上导学、在线个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形成适应线上教学的“N”个好习惯,有力保障了第二小学教育集团7个校区1万多学生“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
请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如何有效服务学校来落实“双减”工作?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非常关键,也是这次升级改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家经过这段时间都感受到了,经过各地各校上学期的积极努力,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业总量时长得到有效调控,作业设计水平也不断提高;课后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大概有92%以上的学生自愿参加了学校的课后服务活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明显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双减”政策发布以后,我刚才在介绍当中也谈到,原来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日均的浏览次数、访问人次和内容流量均呈现高位激增的态势,为服务“双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关键是要抓好三个提高,也就是进一步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这次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重点聚焦这三个提高,凸显服务“双减”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汇聚。为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教师研修”板块专门开设了一个栏目,就是作业设计专栏,在这个专栏当中提供了分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还提供了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关于作业设计的专题辅导报告。在课程教学资源当中,提供了精品的课后练习作业,特别是早期录制的人教版教材课程都精心设计了课后练习作业。这些资源有助于各地各校进一步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汇总各地的优质作业,供大家学习借鉴使用。
为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平台上专门把课后服务作为6个板块之一,独立设置,充分体现了对课后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广泛汇聚遴选了各方面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目前已经上线条课后服务资源,还连接了国家博物馆、数字科技馆、“数字敦煌”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的线上博物馆,这将进一步丰富学校的课后服务资源,特别是对一些存在课后服务资源不足的学校。我们相信,平台提供的这些资源,对于这类学校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我们特别希望广大学校和师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开展更多的课后服务的项目。
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原来只有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的教材,这次新增加了7个出版社的116册教材的课程教学资源,这将全面覆盖目前使用这些教材版本的地方和学校。
下一步,我们还将上线其余教材版本的课程教学资源,也就是把所有的国家审定教材的课程教育资源全部上线,促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优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促进农村地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支撑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平台在教师研修的板块聚焦新课程、新教材和教学方法、方式创新,还提供了教师通识研修、学科研修的优质资源,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借鉴这些资源,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另外,平台还在教改实验经验的板块专门设立了“双减”工作栏目,推荐了一批地方和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典型经验,这些优秀案例有助于促进各地各校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提高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
想请教一下毛杰副厅长,您刚才提到河南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精品课”的遴选,请问河南省的精品课活动有哪些与本省实际相结合的考虑?谢谢。
一是促提升,我们首先要在组织参加好“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去年的经验做法,对参与教师的选课磨课、讲课录制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打造精品课的能力,从而争取为国家提供更多河南的优质资源。尽管去年我们的入选率还不低,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
二是促衔接。我们考虑要进一步依托河南省的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计划、分步骤地去丰富完善国家尚未覆盖而河南又急需的课程资源,从而形成与国家平台相衔接、相补充的教学资源体系。
三是促均衡。河南的教育发展结构还是明显的,下一步的侧重点要进一步遴选适合农村地区所需要的课程教学资源,特别是丰富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精品课,帮助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服务教师改进教学,同时也服务我们的孩子们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概是这样的考虑。
除了国家中小学教育平台提供的各类优质教育外,如何推动各地各校通过智慧课堂、智慧作业等途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看来你是非常关注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问题。推进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多种应用场景,实施智慧课堂、智慧作业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对学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探索实践的情况看,这种应用模式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加大了财政投入的力度,优化了学校的网络基础环境,统一建设了智慧教室,配备了学生的学习终端,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平板。但是更多的地方,可能还不大具备这样的财力和技术条件,主要是财力保障因素。
下一步,各地各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充分应用与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统筹加强智慧课堂、智慧作业以及线上答疑、网络教研等多场景的应用,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也计划在今年召开全国融合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的现场推进会,全面部署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广一批包括智慧课堂、智慧作业应用在内的典型案例,在实施当中我们也特别提醒各地,要坚决禁止强制要求家长和学生购买终端设备和数字服务,防止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
我想请问相对于之前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资源内容的个性化服务、功能提升以及运营支撑等方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什么改进?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是一个很专业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是在2020年2月17号上线运行,选择了功能简单、稳定可靠的技术路线。这种考虑是在当时全国教育系统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亿万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要求必须做到平台操作简单、界面简洁、视频播放流畅,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反应很好。
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之后,结合服务落实“双减”工作的需求和用户的建议等情况,我们一直在考虑云平台的“升舱”改造问题。在今年教育部将实施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加快实现面向各类用户的个性化精准服务,提升平台智能服务水平是云平台功能升级的重点方向。因此,本次云平台在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后,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提升。
一是用户服务更加精准。平台用户将采用匿名访问和实名访问相结合的方式;逐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用户提供资源的个性化订阅、智能推送推荐、精准检索等功能,支持用户应用积分激励机制。
二是汇聚功能更加完善。平台升级资源汇聚管理功能,拓展可支持的资源格式,丰富资源展示形式;引入更多优质资源的提供方,突出资源来源的贡献度,支持资源贡献积分和激励机制;提升资源知识产权确权能力。
三是场景支撑更加丰富。平台将拓展不同应用场景下资源使用模式的支持功能,优先满足专题活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备课研修、课后服务等重点场景;实现部分场景的应用适配电脑、移动终端、电视大屏等多种设备。
四是协同运行更加规范。开通各级地方服务频道,建立区域协同运行机制,提升区域个性内容服务能力;在加大国家保障能力的同时,实现优质资源按需在有条件地区的分布式部署,统一标准规范,综合利用各级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平台升级的主要方向,我们后期还会按照需求牵引、应用驱动的原则,持续迭代,做好服务。
记者朋友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提问就到这里,也再次感谢各位提问的记者和嘉宾的回答。两会在即,各位记者朋友如果对哪些教育话题还有采访的需求,可以随时和我们教育部新闻办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
Copyright © 2012-2024 九游会体育公司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备案号:冀ICP备19016042号